为更好地发挥北京市科协组织和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4月14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在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召开座谈会。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学亮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沈洁、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大兴区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科学素质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提升,建设“新大兴·新国门”等方面深化合作。签约仪式和座谈会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博主持。 座谈会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工程师邹结富、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韩敏芳等7位企业家、专家以氢能产业为切入点,从项目引进、企业落户、人才支撑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并表示将充分发挥科协系统平台的纽带作用和专家资源优势,全力服务“新大兴·新国门”建设。 司马红指出,签约只是起点,要充分发挥市科协200多家学会基金会、1000多家企业科协、30余家高校和联系的全国学会的资源,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搭建产学研用平台;要聚焦大兴的生物医药、氢能源等主要产业,推动海外离岸基地建设,为海外人才在京离岸创业基地提供全球的代理服务和项目孵化服务;要进一步组织优质科技科普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大兴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王有国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北京市科协及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大兴区的支持,并对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和大兴营商环境优势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大兴区将做好项目对接、用好市级专家智力资源,抓好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并邀请与会专家共同见证“风生水起”在大兴的生动局面。 沈洁强调,一是要发挥北京市科协组织优势,夯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切实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凝聚更多的组织力量,推动多主体协同,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二是要整合资源,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品牌。以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为载体,以“科创中国”行动计划为引领,深挖需求、主动对接,不断助推大兴区“三区一门户”建设。三是要务求实效,确保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按照协议重点内容,制定年度合作任务清单,在智库资源、科学素质提升、科技创新等方面细化合作内容,确保合作协议内容落地见效。 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蔡小军、北京市科协二级巡视员、秘书长张玉山等领导出席活动。北京市科协,大兴区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科协、区委组织部、区科委、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产促中心、区投促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参加活动。 北京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孙艳鹏 |
-
06-06
-
05-30